正文 116、第 116 章

作品:《囚她

    应天府监察御史有三,去年冬告老还乡一人,朝廷补缺,调任张圆至金陵任事。

    夫妻两人从京里雇舟沿漕河南下,窈儿在江都下船,归家陪伴母亲和舅姑一段时日,张圆紧着赴任,先行往金陵去。

    张圆曾在金陵游学数年,如今去金陵做官,少不得赁屋而住,赵家在金陵有房舍托给老仆看守,赵安人的意思是收拾出来给女儿女婿用,奈何张圆不受,先托金陵的同窗在公廨附近租了个二进的清净宅子,到金陵后要拜谒上峰,造访同侪,邀约同窗,将有不少时日要忙。

    窈儿在张夫人膝下伺奉,婆媳两人亲密如母女,只是张家难得有贴心人,幸而赵安人时常往张家里探看女儿,杜若有空也带着蔻蔻看望表妹,日子还算热闹。

    张优已再娶新妻,夫妻两人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蔻蔻每次来,也只往张夫人面前磕个头,张优向来不待见前妻和女儿,统共也没见过几次面,好在是个女孩,张夫人也只得任由他去,祖孙情分不算亲厚,面上却也还过得去。

    蔻蔻惧生,一向不爱留在张家,只拖着杜若的袖子嘟囔着要回家,杜若陪窈儿坐了半日,便带着蔻蔻起身打道回府,顺带吩咐车夫去市坊绒线铺里买些针线彩缎回去。

    遇见况苑也是意料之外,雇的驴车停在路旁等候,杜若带着蔻蔻一路往前走着,孩子拉着娘亲的手摇来摇去,直勾勾盯着路边的冰糖葫芦走不动路,杜若怕坏了她的牙齿,将蔻蔻抱在手里“吃多了糖葫芦,牙坏了蔻蔻就不漂亮了。”

    “可是蔻蔻想吃。”孩子搂住她的脖子,奶声奶气,“蔻蔻的嘴巴、牙齿、肚子都想吃糖葫芦。”

    “那娘教蔻蔻一个法子,把眼睛捂上,看不见的话,嘴巴牙齿和肚子都不会想吃。”

    胖嘟嘟的小手捂在眼上,还露出一条宽宽的手缝,蔻蔻嘟囔“娘亲,看不见了可我还是想吃,我心底一直想着呢。”

    母女两人身后的男人听见童言童语,驻足,掏出铜钱,买了一串又大又红的冰糖葫芦,唤住杜若“既然孩子想吃,偶尔也让她尝尝。”

    杜若回头,看见他有些讶然“是你”

    不知是不是偶遇,蔻蔻在母亲怀里偷眼看他,况苑见她抱得吃力,伸出手“要去哪儿我替你抱她一会”

    杜若摇头不肯,见他手中的冰糖葫芦,搂紧孩子“多谢,小孩子不能吃这些东西,前头铺子就是了,我抱得动。”

    他跟着她走,蔻蔻趴在母亲肩头,一双圆溜溜的眼转来转去,只瞅着况苑手中的冰糖葫芦,他对孩子微微一笑,蔻蔻便有些不好意思,躲进了母亲怀中。

    几步就到了绒线铺面前,她停住“我到了,不耽误你忙。”

    况苑就在绒线铺门前停住脚步。

    杜若买完针线出来,他还握着冰糖葫芦站在门口,见她一手牵孩子,一手拿油纸包,问她“怎么不带个婢女出门”

    手边只有一个使唤的婢女,家里忙的事情多,有时候也忙不及跟着她出门,杜若回道“去张家,用不上婢女跟着。”

    蔻蔻仰头瞅着冰糖葫芦不吱声,况苑用冰糖葫芦做饵,摊开手“况叔叔替娘亲抱蔻蔻回车上好么”

    蔻蔻咽了咽口水,看了看况苑,又看了看娘亲,义无反顾扑进了冰糖葫芦的怀抱。

    身材高大的男人笑眯眯搂着孩子馨软的身体,语气微叹“蔻蔻真乖。”

    杜若见孩子雏鸟似的扑开翅膀扑向况苑,脸色瞬间青白,身形晃了晃,勉强维持镇定,呵斥蔻蔻“蔻蔻,下来。”

    “别凶孩子。”他护着孩子,腾出一手抢她手中的纸包“走吧,我送你回车上。”

    他自作主张抱着孩子大步走在前头,她只能跟随他走,脚步稍急,又有些虚浮,况苑将孩子抱送入车内,怜爱揉了揉蔻蔻绒绒的发顶,转过身来看杜若。

    她立在车旁,他扭过头来看她,如今的杜若脂粉不施,素衣素裙,娴静内敛,和当年那个鲜艳又俏丽的张家二少夫人截然不一样。

    男人的目光落在她脸庞上,仔细打量,暗藏想法又坦坦荡荡,她总是能轻易瞧出他的目光的含义,面上慢慢浮上红晕,又夹着苍白无力,偏首躲避他的目光,语气僵硬“今时不同往日,请阁下自重。”

    况苑也没有什么逾规举动,收回目光,往旁侧站了站,她要上车,他伸手要扶她的手臂,杜若急忙避开,动作稍急,显得有些狼狈“不必了,多谢。”

    他缓缓放下手,注视着眼前女子一副避嫌的神色,是正儿八经的杜娘子,不是当年那个和他苟且偷欢的张家二嫂。

    她见他神色怔怔,心头也是百转千回,无力回他“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本也不该如此”

    她急着要走,从他身边绕开,被他唤住“杜若”

    “成亲后几年,遇见你之前,我有时苦闷,也放荡过一阵有过两段短暂的露水情缘”

    “男人做的事情,瞒不过家中妻子,我的事情,她都知道个中缘由或者苦衷,说出来只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我并未良善,却也不愿做十恶不赦之徒。”他低声道,“兴许在你眼里,我和张优并无不同,我也只是你报复张家的一个工具”

    “我没料想那些日子就此深陷进去”他眉头微蹙,喉头哽住,神色迷茫又失落,“是不一样的像又活过来了一般情是真的。”

    杜若心头微微痉挛“其实真没必要再见面”她回他,“你也说了露水情缘而已,当初我们各取所需,如今分道扬镳也是正理”

    “如今各自有各自的日子要过,情不情的又值什么”她垂眼,“不过是空中楼阁的浮影,日头下消亡的泡沫,不值一提罢了。”

    “日后,还是避开些好。况苑,我们都有自己的家。”

    驴车哒哒离去。

    他并非良善,她也不是贞烈,大抵都算是寡廉鲜耻的那类人吧,不计后果,不顾旁人,只为图一时之欢愉。

    罪恶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看见他携着家人去庙里烧香拜佛,是看着他贤淑的妻子含笑站在他身边待客,是避人耳目的幽会大汗淋漓的肌肤相贴。

    妒忌和爱意随之滋生,她所想拥有的也只是个敦厚和睦的家庭,一个体贴周全的丈夫,她也想做个贤良淑德的妻子,为什么他人何其幸运,为何她所托非人。

    蔻蔻。

    是结束,也是开始。

    施少连不许甜酿妆扮得瞩目,她身上素淡,也没有太多的钗环妆饰,在天香阁内不似寻常花娘,潘妈妈格外护着她,也嘱咐阁内诸人多照应着她点,她这样特殊的身份行径,阁内的花娘却鲜少有忿忿不平者,大多对她爱护有加。

    小酒软糯有趣的时候,倒是特别的光彩夺目,能在天香阁里存活的花娘,也都不是一般人,大家一齐醉生梦死,自甘堕落,也格外喜欢变着法子带着她吃喝玩乐。

    楼里近来有新客,衣裳料子粗鄙普通,人看着也难以言表,一双眼老扎进人堆里东张西望,好在出手还算阔绰,一出手就掏出了明晃晃的银锭,潘妈妈勉强笑脸迎近来,找了两个花娘陪着喝酒,谁知来人非要将楼里的花娘都招来,囔着要寻个新鲜的。

    潘妈妈在心头翻白眼,看在银子的份上又多招了些花娘来,那商客左看右看不满意,自己在楼里胡乱走动,左顾右盼,就这么连着来了三四日,花娘们闲聊时说起“看他那畏手畏脚的样子,倒不像什么阔人,在妈妈那出手却是大方,说什么要找新进楼里的姑娘,在这楼里待了一年以上都不见,一双眼直勾勾盯在人面上看,又左瞧瞧右瞅瞅,恨不得把全部新来的花娘都召到他眼前来。”

    “这倒是奇怪,难道是嫌我们这些已经老奸巨猾了么。”

    这新客来的时候凑巧,恰是甜酿看见芳儿的第二日来天香阁的,甜酿在旁听着花娘们说话,掀起眼帘认真听了会。

    后来果然遇见了,甜酿在戏楼听戏,那商客看见她,眼睛一亮,也不凑上前来,站的不远不近,眯着眼看着她。

    她和阮阮嘴里正磕着瓜子,看着来人,停下动作。

    是芳儿找人来打探她。

    兴许是舟中那一面看得不够清楚,找个男人进来,看得更仔细些。

    她不难打探,她在天香阁里行径特殊,也算是无人不识,天香阁里人多眼杂,除了花娘外,龟奴、打手、还有伺候的丫鬟婆子,只要知道她名字,从任何一人嘴里都能问出些消息来。

    只要甜酿瞥瞥眼,就有龟奴上来,将商客引开。

    这客人见过甜酿一面后,就再也没有在楼里出现过。

    施宅那边,芳儿使出了不少银子,连着问了好几个在天香阁当差的下人,摔了两套茶盏,才将愤懑平息下来。

    美艳的脸庞因嫉妒而微微扭曲。

    她可是亲眼目睹,目睹这兄妹两人之间的一切,施少连这样的性子,怎么会不恨甜酿,怎么会不作践那个喂他毒酒的人。

    可就算他把她作践进天香阁,可最后还是顺着她,睡她,专宠她。

    天大的笑话,他逼良为娼,还宠一个被自己扔进勾栏院的娼妓。

    施少连是个疯子,也是个贱骨头。

    遇上这种男人,是甜酿可怜,还是她蓝芳儿可怜

    她原想见甜酿一面,也许可以高高在上站在甜酿面前说些话,也许可以用悲悯的语气安慰她几句,但如今看来,都是笑话,她蓝芳儿,夹在这两人之间,也是一场笑话。

    芳儿把宝月唤至身边来“我亲自下厨,给夫君炖了一盅甜汤,你送到他身边去。”

    宝月有些疑惑,芳儿初被施少连带到金陵时,也常做这些,吃食或者衣料之类来讨好施少连,只是后来就再也没做这些了。

    “还不快去”

    “公子不在家,蓝夫人要我送到何处去”宝月扭着手,“不知道公子今日回不回来,若是回来,那婢子就端走”

    “他就算不回来,难道也没有日日待的地方么”芳儿竖起柳眉呵斥人,“送过去。”

    日日待的地方,那就是天香阁呗,宝月心头气鼓鼓地想,不知芳儿又要做什么妖。好歹施少连身边有顺儿和旺儿,每日里都会回宅,替施少连跑腿办事。

    旺儿也是被施家下仆寻到,看着食盒,琢磨不透,挠挠头,把食盒提去了天香阁,送到了施少连的屋子里。

    甜酿看着食盒,不动声色,施少连皱皱眉,吩咐人“倒了。”

    那碗甜汤又原封不动拎下去,泼到了秦淮河里。

    湘娘子喜欢甜酿,但凡有空,或是楼里有什么热闹事,喜欢让甜酿伴随左右,施少连不是多言之人,他们两人算是多年兄妹,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家里人,湘娘子有时也问问甜酿施家的生活度日,提及吴大娘子的一些往事。

    “后来我们两人在金陵都有些名气,日子越来越不轻省,起初她运气比我好些,归于一位周姓官员的后宅,约莫也过了几年好日子,可惜后来不如意,又被放出来,这才去了江都嫁人,跟我失去了联络。”湘娘子微叹,“我起初比她折腾些,几番辗转,一直以为我们姐妹两人,我命不如她,谁知一路安稳至今,兰君却早已香消玉殒”

    吴大娘子逝去多年,音容笑貌大半已经模糊,留给甜酿的印象也不过是见曦园那个病弱苍白,守着施少连读书写字的严苛母亲,对着家里其他几个孩子,不亲近,也不生疏,总是隔着远远的听着孩子们说话,脸上带着淡淡微笑,在甜酿如今的回顾里来看,那时候的吴大娘子的眼神,兴许是沾着几分孤寂阴郁和清高的。但在湘娘子言语里,吴兰君也有活泼生动、平易近人的性子、呼朋引伴的嬉笑游乐,能随时随性挥袖的高超琴艺。

    这感觉很奇妙,她们认识同一个人,却是截然相反的个性和面貌,完全无法联结在一起。

    甜酿没有父母,并不知道被吴大娘子那样的娘亲悉心照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可如今站在天香阁里,她却突然想起吴大娘子逝去时,施少连脸上写满冷漠,他倚着棺木,随意用足尖拨弄着地上的火盆,见曦园里有很多他年幼时候的东西,都是吴大娘子一针一线为施少连积攒起来的,他却说他不喜欢见曦园,其实他是不喜欢自己的母亲。

    脑海里有什么东西稍纵即逝,甜酿抓不住它,那种古怪的感觉却有点熟稔。

    近乎无微不至的掌控。

    见曦园和榴园。

    也许每个人都在画地为牢。

    湘娘子总是不遗余力在甜酿面前说施少连的好话,见甜酿目光游离,怔怔出神,微微叹了口气。

    这女孩儿有自己的主意,不想听的东西充耳不闻,轻易不肯改变想法。

    死疙瘩难解。

    甜酿见湘娘子疲乏,也从屋里退出来,去外头找花娘们玩投壶。

    施少连后来再去找湘娘子,湘娘子见他也叹气“你把她关在天香阁多久了”

    约莫有四个月了。

    “我看出来她不肯嫁你,那就先养个孩子吧。”湘娘子目光毒辣,悠悠呷了口茶,“女人当了母亲,总是心软些,又有孩子分心,计较也少些,相处久了,恩怨也淡了。”

    “总比搁在这天香楼里僵着好。”

    施少连垂眼不语,脸上神色并不好。

    于他而言,孩子可有可无,他手心的疤却横亘在肌肤上,令人如鲠在喉。

    她躲不过每日早上送到眼前的汤药,但房里那瓶他每日服用的雷公藤,却是假的。

    “听说金陵不是有个刚告老还乡,专给后宫娘娘们看诊的老御医么听说这位老御医轻易不出来看诊,也许可以使点法子,请过来给她调养调养身子。”

    如今湘娘子回到天香阁主事,施少连就无须多在天香阁内盘桓,语气淡淡吩咐甜酿“这两日等外头收拾妥了,跟我一道搬出去。”

    这几日他们的关系不冷不热,床上云厚雨浓,鱼水欢谐,床下冷淡有加。

    “去哪”

    “外头宅子,竹筒巷的那间。”他面色郁郁,眉眼低垂,并不算太愉快,“你在这也住了够久。”

    他对别人可以心狠手辣,唯独对她狠不下来,扔进天香阁是惩罚,但除他之外,他又能容许谁碰她、伤她、觊觎她

    说到底,输的人还是他。

    甜酿脑海里浮现的是芳儿的眼神。

    连着两天都送了东西来,一次白天,一次夜里,一次是甜汤,一次是一条汗巾子,此后不知是不送了,还是被施少连吩咐扣下来。

    芳儿的意思,她自然明白。

    “芳儿知道么”她先出口讽刺他,“我和她一起伺候你”

    “当年是你把她推到我面前来的。”他俊眉压着丹凤眼,眼里满是不耐,“你的意图,不就是让她取代你么”

    “她眼巴巴跑到我面前来矫揉造作,我又岂有不受之理。”施少连冷笑,“你和她姐妹情深,两人都得偿所愿,该高兴才是。”

    甜酿咬着唇壁不说话,自己在椅上坐了半晌,起身要推门出去。

    她不想离开天香阁,外头的宅子,和当年的施家有什么区别。

    “我没有碰她。”他唤住她,冷言冷语,横眉冷对,“这几年,我根本碰不得别的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在施家,觉得哥哥心思难写,出了施家,发现难的是妹妹。。这两个人,逼我每天都在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