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作品:《不做炮灰二[综]

    第二十九章

    大观园之美, 寥寥数语无法尽述。

    各色的水晶玻璃风灯,银光雪浪一般点缀着。移栽的树木上,都是各色绸绫扎出来的花,逼真水嫩, 只是花朵全部粘于枝头上后才发现竟然没有一片叶子。

    整个园子,珍奇异兽成对,万盏琉璃灯成片,看起来竟比传说中的水晶宫更要耀眼, 也更奢侈。

    这样的奢侈, 怕是只有今夜才能有了。

    别说林琳了,就是黛玉都在心底算了一遍今夜荣国府在火烛上要花费多少了。

    一路走来,黛玉心底又有些难受。

    按着书中写的时间, 元春省亲时, 她还没有出孝呢。

    母亲的孝期贾家人都没放在心上,何况是父亲的孝。但黛玉生气的不是这个,而是气她自己。

    不给亲爹守孝这事,不怪别人, 只怪她自己。

    黛玉越想,心里对自己就有一种厌弃。最后小嘴嘟嘟着,一脸的不高兴。

    林琳转头看她这样,直接伸出两手在她脸颊上掐了一回。

    “少想那些有的没的,今晚就开开心心的玩,这府里什么都不教,你能知道啥。你真非要跟自己过不去, 赶明儿我就弄个教养嬷嬷回来。”

    林琳其实一点都不觉得她教养黛玉有什么问题,不过黛玉自己非要跟自己过不去,那就没办法了。

    小孩子嘛,总要吃些苦头的。

    黛玉“”那还是算了。

    小跑着去了潇湘馆,黛玉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比别处都长了许多。

    潇湘馆算是整个大观园除了怡红院最精致的地方了,再加上这里是书中黛玉生活的地方,所以甭管是黛玉还是林琳都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林琳早在来到荣国府的时候,就将一个魔法记忆球拿了出来。让魔法记忆球在整个大观园里走一圈,然后再跟着她们进进出出,等到差不多了,再将那记忆球留在元春附近,按着她游玩的路线彻底记录一回。

    黛玉身体不错,再加上大部分时候都是林琳用轻功带着她,所以整个院子逛下来,也没累着她。

    一圈下来,俩人除了蘅芜院,拢翠庵没去,其他的都逛了个遍。

    黛玉逛完后,最大的心得体会除了太奢侈就是

    “要是能将这个园子收到空间里就好了。”

    林琳闻言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扑地上去。

    这想法真特么霸气威武。

    随后林琳刚想要说些什么,就听到丫头婆子纷纷奔走相告说是元春进园子了,见此,林琳直接拉着黛玉掠了过去。

    因穿的是小太监的服饰,再加上林琳和黛玉俩人腰上系了忽略咒的小牌子,俩人直接挤进省亲的队列里,跟着元春上了船,然后挑了个视线好的区域往那一站。

    站在船上,见两岸灯火花树,水天焕彩。看在眼里又有几分不同之处。

    等跟着元春游了一回园,将之前没逛的和逛过的地方又跟着走了一遍。有的地方俩人没进去,有的地方倒是跟着进去了。

    见过了带发修行的妙玉,也赏了一回蘅芜院奇花异草。最后俩人将视线在宝钗身上转了一圈后,也没跟着元春去听戏作诗,趁着人来人往直接出了园子回家了。

    贾赦将爵位提前给了贾琏,又跟贾母和二房这边商量等他死后再如何如何。鉴于贾赦自来愚孝的形象,谁都没想到贾赦玩了这么一手。

    王夫人现在都已经将爵位看成自家的了,对着宝钗自然也没了多少热乎劲。

    若不是省亲的别院薛家放了不少血,王夫人说不定都不带接了薛家娘仨过来的。

    当然了,接这三人过来除了安抚以外,自然还有炫耀的意思。

    看看,同样都是养闺女,瞧我闺女多气派。

    王夫人这炫耀劲,直接将薛家母女刺激到了。

    本来宝钗想着宝玉有了爵位,以后有没有出息也不打紧,有元春在上面照应着,她嫁给宝玉一来诰命就有了,二来便是可以就近照顾家里。

    可今儿一来,宝钗才发现靠人不如靠已。若是她能成为那个一身皇袍上面独座的贵人,不比依附贾家强

    本就存着青云志,这会儿子被刺激得眼红了,宝钗心心念念的就只剩下进宫这一条路了。

    当然,宝钗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知道若是进宫,那么进宫前还得先给自家哥哥娶个靠谱的媳妇,不然不等她在宫里熬出头,宫外就已经没有薛家了。

    说起给亲哥哥娶媳妇,宝钗扫了一眼坐在那里一派雍容华贵的元春,垂下眼,心里想的都是借着元春这股东风,给哥哥说门更好的亲事。

    她薛家的钱,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

    今天省亲是贾氏一族的大事,所以大房的人也来了。

    不过凤姐却没去,原因是坐胎不稳。

    其实若是按着凤姐的性子,这种时候必不会躲着。可问题是她闹了那么一场,二太太都恨不得生撕了她。家里出了这样的事,二太太能不告诉亲闺女

    亲闺女能不给亲妈出头

    这会儿子元春回来了,她们女眷在一起,元春哪怕什么都不说,旁的都不用多做,只让她去园里的拢翠庵跪上几天经,她是去还是不去只这般轻巧的折腾她一回,估计她都得落胎了。

    若是再当着阖府女眷说点什么,那脸面估计就得被元春娘俩踩在脚底板下。这以后还怎么见人呢。

    思来想去,再加上平儿提醒她别忘了没有子嗣会如何如何,凤姐直接留在家里养胎了。

    人家的闺女回娘家省亲是大事,大房的下一代难道就不是大事了贾赦和贾琏父子对凤姐一改常态不去凑热闹的行为还大力的夸奖了一番。

    末了父子俩带着邢夫人临出门前,贾赦还让人抬了一箱子古玩赏凤姐。

    得了实惠,又没累着,凤姐虽然心里还想着看看那等热闹,不过到底没出去。

    正月十五的北方,尤其是夜里,冷得冻掉下巴,凤姐没去,那真真是最明智的选择。

    因为黛玉疯玩了一晚上,回来直接病倒了。

    又是咳嗽,又是流鼻涕,看得好不可怜。

    请了大夫开了药,在黛玉吃了药后,林琳又趁黛玉不注意点了她的穴道,悄悄的灌了一剂魔药下去。

    转天黛玉就好了,不过小红和雪雁仍是坚持着让黛玉又吃了两天药,这才撩开手去。

    人闲了,就得找些营生干。

    黛玉将她的大观园一游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随后又按着记忆将大观园里的景色全都画了下来。

    林琳则是闲来无事让人给她弄了一架织布机来。

    就摆在一处镶嵌了玻璃的凉亭里。

    凉亭外面烧了地龙,人坐在里面一点都不会感觉冷。

    找了个会织布的手把手教了几天,林琳没事的时候就会织上一会儿布。

    因着就是玩乐性质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丫头媳妇没事了都会上手织一会儿。

    等到了后来,就是黛玉会在路过那个凉亭时,坐到里面织上一会儿。

    不过因着这布是好多人一道织出来的,松松紧紧,花色也是乱七八糟的,所以这布没谁想要。

    于是林琳做主,将这些布都裁成小衣服,送到养生堂去。

    不需要绣花,也不需多精致的栽剪,针脚细密的缝上两排,衣服也就得了。

    做衣服剩下的碎布,林琳也没让人丢。直接打成一个包袱,又放了几套针线进去,与衣服一并送了过去。

    那些碎布可以打补丁,也可以拼了做鞋面,自己用不上,却不代表旁人也用不上。

    这种不用什么成本的善事,林琳一项不会拒绝。

    林家本就是主子少,事也少的人家。家里那些下人这会儿子有了这么一个营生,到是多了些消遣。

    女人们或是织织布,或是将织出来的布做成衣衫。有的则是做些绣活拿到外面的绣庄寄卖。女人们有了消遣营生,男人们也都陆续找到了业余爱好。

    制陶,木雕,石匠,栽种

    总之孝守的日子里,林家主仆都在自娱自乐。有的心眼活的,还能自己来个创收。

    林琳和黛玉也不管他们,只要没啥外心,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在林琳看来,人是不能太闲的,太闲就容易多思,多思就容易走歪。

    黛玉是个好侍候的主子,一天大半时间都在绣楼那里渡过。丫头们只在黛玉和林琳离开以后才会上来打扫,其他的时候几乎都呆在一楼。

    林琳挑出两匹难得的好料子给小红和雪雁,让她们闲着无事自己绣嫁妆玩去。

    于是整个绣楼的二楼,除了林琳以外,再没了旁人。

    又过了些日子,林琳去了伢行,花重金采买了四匹矮马。

    运到城外后,便收到了空间里。

    林琳的花房放了两匹,黛玉的空间里也放了两匹。

    矮马只有一米三四高,给黛玉学骑马正合适。

    散养在空间里,学骑马的时候,就围着宅子跑两圈。

    为了养这两匹马,黛玉还特意在空间里弄了一块地方专门种草。

    可能是马够矮,也可能是林琳挑给黛玉的马都比较温顺,黛玉学骑马的时候,并不害怕。

    日子一晃而过,等到了五月初也没听说元春下口谕让宝玉等人住进园子,一时间林琳还有些个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林琳连穿越同仁,死后重生都猜到了,就是没猜到元春之所以没叫宝玉等人住进园子,是因为贾家现在没那么多的小姑娘。

    迎春出嫁了,黛玉在家守孝,宝钗给她哥找了个媳妇,就走了凤姐的关系悄悄进宫了,现在荣国府只有探春和惜春两个妹子。

    这两个,一个是庶出的亲妹妹,一个是远了几道弯的族妹,所以思来想去,元春便没有让人住进去。

    就在林琳将这事放下,和黛玉一起准备过端午节的时候,元春却在跟王夫人商量了一下大观园的有效利用办法。送了银子和节礼出来时,客气有礼的征询了一下贾母的意见,问她愿不愿意带着姑娘们进园子住。

    一来风景好,二来也不让园子空置。

    贾母其实不想搬,可元春派人来问了,就证明元春有让她住进去的心思。

    赖家倒了,府里的人也都渐渐倒戈王夫人,贾母心里不得劲,哪怕不愿意最后仍是带着宝玉和姑娘们将整个荣国府给二房腾了出来。

    贾母住在怡红院,宝玉住在潇湘馆,探春和惜春住的地方都没变。李纨仍旧带着儿子住在稻香村。

    只贾环被赵姨娘的耳边风送进了最边边的蘅芜院。

    至此,除了赵姨娘和周姨娘这两个眼中钉,整个荣国府都成了王夫人的天下。然后王夫人能干的事就更多了。

    黛玉听到这个消息,只沉默了片刻,便回空间守着林爹去了。

    林爹的状态很好,三魂七魄已经快要补全了,再过些日子便会醒过来。

    黛玉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给亲爹做衣衫鞋袜,以及琢磨食疗的食谱上。

    贾家那些是是非非,黛玉现在已经彻底放下了。

    至于宝玉当初在贾家的时候先有林琳暗地里阻挠,后又有黛玉自主避让。宝玉孩子心性,再加上黛玉的疏远,心里虽然还是亲近黛玉,却到底差了几分。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是一种幸福。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或是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那么事情的发展绝对是有分歧的。

    也因此黛玉对宝玉,还没来得及产生男女感情,就被林琳的干预直接变了味。

    知道林琳的性子,也知道林琳不会跟着她一道离开,黛玉虽然不舍,可也尊重林琳的决定。

    跟林琳一起制作各种奇葩药粉用来防身,又打发下人去采买各种生活所需存在空间里。

    最后又按着林琳所说的,定做了两辆结实的马车布置好后也放在空间里以备不时之需。

    八月初十,林如海即将醒来的时候,林琳和黛玉放了小红一家的卖身契,连着地契房契一道,又赏了二百两银子,送她去了通州。

    而雪雁则是与府中的一个小管事看对了眼,脱籍后,俩口子就开了一家盆景店,日子不咸不淡的过了起来。

    等到林如海醒来的那天,林琳看了一眼激动不已的黛玉,悄悄的离开了空间。

    大难不死,林如海和黛玉这对父女要说的话一定不少。黛玉提前问过林琳,那些事情可不可以告诉自家亲爹。

    林琳可有可无,所以黛玉这会儿子就真的知无不言的将所有事情前前后后的告诉了林爹。

    林如海闻言,惊得差点将刚刚补全的三魂七魄再次打散,花了几天功夫才接受现实。

    林如海并没有离开空间,只叫黛玉将林琳请过来。

    先是诚恳的谢了林琳所做的一切,然后又说起惜春。林如海想让林琳去问惜春能不能直接跟着他们父女俩走。

    京城这地方,以后还是少来为妙。

    林琳听了,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当天夜里就易容跑到惜春那里,问了惜春的意思。

    惜春嘀咕了几句,说她早就猜到土匪娶亲一定跟正常人不一样,然后一脸的我就知道,起身留了封信,就特痛快的跟林琳走了。

    林琳带着惜春出了大观园,然后将人安置在那些小太监的院子里。

    林家这边,林如海将剩下的这几房下人挑了几家,然后又让黛玉以晴雯的身份脱籍出府。

    最后父女俩带着惜春在林家下人和小太监的护卫下悄然出京了。

    黛玉走之前,跟林琳商量好了,以后隔三差五在空间里相聚,有什么事情也会互相写信放在空间里。

    悄悄送走了黛玉,林家能分出林琳和黛玉的下人也都被带走了。此后林琳会以黛玉的身份生活在京城一阵子。

    林如海带着黛玉和惜春走了很多地方,三人都是那种骨子里就带着文艺范的,所以在走了几年后便选了一个文风礼教盛行的地方居住了。

    林如海才学不低,不然也不会以探花郎的身份出仕。他有才学又懂官府那一套,于是便找了一家书院当起了教书先生。

    惜春改名换姓成了黛玉的同胞妹妹,俩人跟着林如海在书院里,最后婚嫁之事也在这里有了结果。

    林琳与黛玉时常在空间里见面,与黛玉说说京城这边的消息,再听黛玉说说书院有多少有才之士。

    三年的孝期一晃而过,还不等林琳反应,当今竟然给赐婚了。

    章域

    不管林琳是谁,是什么身份,章域都能从林琳那一身异香中准确找到她。

    男人对一个女人动情的前提是先动了其他心思。这几年,章域算是掉到了林琳这个深井坑里了。

    他现在都说不好自己对林琳的心思是什么样的。

    是爱慕,还是好奇心作祟,他已经分不清了。

    他就想要这个人在眼前,然后时时刻刻的看着她。

    结婚,生子,谈场恋爱,或是直接来场摩擦摩擦,在慢长的生命里,这种事情于林琳来说都只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若是旁人,林琳可能也就顺势出嫁,然后体验一回不同的人生。可这不是别人,是章域。

    一个聪明人,一个可能知道自己诸多不妥的聪明人。

    林琳觉得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她睡觉都会睡不踏实。就怕被人当人异类诛了邪。

    与其天天绷紧神经,还不如别往一起凑了呢。

    接了赐婚的圣旨后,林琳先是将林家上上下下所有的下人都放了卖身契,发了遣散费打发走了。

    等到林家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找出一个她闲着无事时刻录的空间阵盘,直接将林家这套宅子收到了空间里。然后又跑到一些京城那些废弃的宅子里将人家废弃不要的屋子转移到林家这座宅基地上,最后去城外义庄找了具尸体前院后院的浇上菜油,放上一把火,不过顷刻间就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是她和黛玉的家,林琳不愿意让旁人住进去。

    章域时刻注意林家这边的动静,在林琳将下人都遣散了的时候,章域便知道林琳这是准备跑路了。

    只是章域没想到林琳会选择这种死遁的方式跑路。

    出面帮忙善后,可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他又不是老虎,跑什么。

    让他上心的人跑了,章域又不甘心这样放下,最后只能天南地北的追了。

    可林琳出行的方式,就算是章域鼻子再好使,也是有心无力。

    ╮╰╭

    贾家大房那边,日子过得还不错。凤姐先后为贾琏产下一双儿女后,贾琏虽然还总是心里长草,想要种个花,可到底因着孩子收了不少花花肠子。

    后来平儿也有了身孕,凤姐虽然面上不显,可心里却是打翻了醋坛子。

    虽然凤姐心狠手辣,可平儿那里她却不敢真的动手。毕竟平儿知道的事情太多,若是一击不中,那真真是后患无穷。

    不能动平儿,凤姐直接动了贾琏。悄悄找人配了副绝育的药下给贾琏,凤姐才消了气。

    等到平儿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姑娘后,不论是平儿还是凤姐的关系就更和睦了。

    毕竟姑娘不比儿子,想要闺女嫁得好,嫁妆多,那就都得看当家主母的意思了。

    一时间贾家大房和睦温馨,看得二房别提多眼红了。

    贾母带着宝玉几人住进了大观园,整个荣国府就是王夫人的天下。可为了给元春建省亲别院,贾家真的是内囊告尽了。

    现在全家上下花的都是从赖家抄来的那些。本来每年还有惜春的生活费,可惜春突然留信走了,王夫人心疼的差点没晕过去。

    王夫人一来心疼惜春的生活费,二来就是惦记着惜春出嫁时的聘礼和嫁妆。

    现在鸡飞蛋打了,王夫人心情哪里能好

    因着惜春的失踪,王夫人直接将视线对上了探春。

    还是早点嫁出去,省得这个也飞了。

    于是王夫人也顾不得什么长幼有序的规矩,先将探春记在她名下,然后直接以皇妃亲妹的身份,给探春找了人家嫁出去了。

    知府家的嫡次子,无论是聘礼还是以后对宝玉的帮助都不少。王夫人操办了这一场亲事所得的好处让她对上自家蹭吃蹭喝的史湘云也顺眼多了。

    等到林琳死遁了,林家在京郊的那五百亩良田,虽然没有地契,可贾家大房和二房却自动将那地分成两半接收了去。

    一家二百亩,剩下一百亩的收入归到贾母头上。

    大房再怎么觉得这么分不公平,也只能认了。

    地还好说,只当初黛玉存在户部的银子却是个问题。

    林琳以黛玉的身份诈死离开,那笔银子直接以绝户资产的名义成了朝廷的了。贾家人一听这话哪肯呀,想来想去,便有人出了个馊主意。

    找晴雯回来,让晴雯扮成黛玉的身份将那笔即将到期的银子领回来再说。

    只天下这么大,又上哪去将走了许久的脱籍丫头找回来呢。

    一时间,所有人都悲伤了。

    想到银子就这么从眼前飞走了,心疼得不要不要的。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这时元春病逝了,贾母随后也跟着去了。

    王夫人一边伤心闺女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损,一边高兴婆婆终于咽气了。

    然而丧礼伊始,王夫人又迎来了另一噩耗。

    贾政被丁忧了。

    没错,就是被丁忧。

    你闺女和老娘都没了,你就丁忧去。

    然后啥也别说了,停灵铁槛寺后,王夫人心下想着省钱,嘴上却拿元春和贾母做筏子,直接打发了贾政养的那一干清客。

    贾政赋闲在家,闲来无事的结果就是他盯上了宝玉。

    宝玉天天被贾政盯着读书,开始的时候贾环和贾兰也是跟着一道的。可后来贾环就被王夫人叫去抄佛经了。然后在贾兰表现得太好,贾政时常夸贾兰贬低宝玉没多久,李纨就病了,贾兰就给亲娘侍疾去了。

    最后贾政的火力没人分担了,宝玉的人生也彻底失去了颜色。天天被贾政逼着读书上进,宝玉那点机灵劲也耗没了。

    爹俩天天这么耗着,最后宝玉到底学会了什么,其实只要看贾政这位夫子的能力,便可窥知一二。

    宝玉开始的时候是装病,可后来就是真病。王夫人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了,能不心疼。

    于是心疼宝玉的结果就是将贾兰当贡品送到了贾政案板上。

    时常一长,李纨也反应过来自家公公是个啥水平了,于是为了不让儿子被教坏了,她是一心一意的盼着三年孝期一过,自家公公起复。可惜呀,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了。

    话说回来,自从贾母没了,惜春走了,探春又嫁了人。整个大观园就只有一个寡嫂带着孩子和两个小叔子居住,虽然大观园极大,可这种事情被人以讹传讹的传出去,名声不要了

    于是李纨直接带着贾兰也搬了出来。

    那么大个园子就只有宝玉和贾环住在里面,王夫人看着帐本上流水似的花销直接将两人移出来,然后封了大观园。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盛极一时,又美仑美奂的大观园正式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亲的就是亲的,不是亲的,表现的再亲也没用。探春成了嫡女,但她亲娘亲弟是谁,她能忘了

    绝对不能呀。

    于是年节时,派了心腹回来,悄悄的找到赵姨娘一番嘀咕后,没多久贾环就以扶灵回南的理由离开了京城。

    贾环先回了金陵,安葬了贾母后便去找了探春。

    贾环底子薄,四书五经没学多少,到是这世上大半佛经都能写能背。探春虽然早就知道自家弟弟过的是什么日子,可这会儿子还是气得差点动了胎气。

    探春悄悄的将贾环安排在一家书院里,就指着他能学出个名堂,将来给亲娘撑靠。

    作者有话要说  ,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