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作品:《七零重生高考前

    徐兰兰没过去, 反正拿着手里的锅铲往门边退了一步。

    做了二十年的夫妻,孙卫华心里憋着什么坏,徐兰兰一看就知道了,她有些嫌弃的看了看丈夫发胖的大脸, 以及肿眼泡上面的一粒眼屎, 不悦的说道, “都几点了还不起来我妈刚打电话来,说是甜甜一会儿要来, 你这当姨夫的还睡懒觉像话吗”

    徐兰兰说完就摔门出去了,连一点辩驳的机会都不留给他。

    孙卫华觉得身上那那都堵, 却也没办法发火,他找出一支烟, 抽完才觉得好受点了,穿上衣服简单洗漱一番, 看到厨房还有一盘剩饭,也不耐烦热, 几口冷着吃掉了。

    徐兰兰大概出门买菜去了,几个孩子老大老二已经参加工作了,都在单位住轻易不来家, 老三孙梅梅一大早就上学去了, 老四往下四个孩子习惯了周末就去姥姥家,昨天下午放学就去了,晚上也在那边睡的。

    平时那么热闹的家,现在竟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孙卫华又吸了一支烟,夹着包出门了。他出门也不是找别人,是去找马靖宇了。

    其实现在也没什么可消遣的地方,周日最热闹的地方是电影院和百货商店,但这些似乎都跟中年男人没什么关系。

    马靖宇父亲生前得势的时候,曾将十几岁的他送到俄国读书,可惜他岁数小,也没学到啥东西,但的的确确是见到了世面,两年后回国后就赶上了轰轰烈烈的大运动,没两个月,他父亲就突发心脏病去世了,这样倒也好,免去了被人折腾,也因为这个,他们家其他人也没怎么受影响,他到了参加工作的年龄,父亲的老部下还算感恩,将他安排到了县文化局。

    这工作体面清闲,工资也不低。

    和孙卫华相反,马靖宇不喜欢睡懒觉,确切的说,他不喜欢在家里多待一分钟,即便是周日早上,吃过饭就来到文化局办公室了。

    马靖宇收拾好自己的背包,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他刚托人买到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准备往凤仪村走走呢。

    如今物资供应不上,连自行车都不好买,一般人家买自行车都算一件大事儿了,孙卫华家里的自行车是徐兰兰的,他上下班都是步行呢。

    没想到马靖宇这都买上摩托车了孙卫华瞬间羡慕的牙都酸了,他笑着走过去,说道,“哟,马兄弟厉害啊,这铁家伙不便宜吧”

    马靖宇为人好结交朋友,和孙卫华倒也谈得来,最主要的是,孙卫华这人虽然浑身都冒着土气,心思倒圆,已经私下里替他介绍了好几单生意了。

    现在小年轻结婚都喜欢拍结婚照,但讲究些的人家,早就不满足去照相馆拍几张背景呆板的合影,而是约上一个摄影师,找个景色好的地方去室外拍。

    因为是喜事儿,人家给钱也爽快,一般一单就是十五块。

    要不是私下揽活儿,他哪能买得起摩托车

    马靖宇冲他笑笑,招呼孙卫华上车。

    有了摩托车,而且马靖宇还专捡近道走,赶到凤仪村的时候还不到中午。马靖宇将摩托车往徐家辉院子里一停,熟门熟路的带着孙卫华上了山,拿出相机一顿拍,一直到下午两点才返回村里。

    马靖宇早上吃的是红烧肉罐头,炸荷包和鸡蛋汤,捱到现在也还不算太饿,孙卫华却是全靠一碗剩饭顶着,饿得腿肚子都抽筋了。

    回到徐家辉院子里,午饭已经摆好了,乡下也没什么好吃的,这个时节毛菜出来了,刘春丽切了肉丁抄了一大盘青菜,又做了鸡蛋卤子,下了两大海碗面条。

    刘春丽爱吃辣,面条卤子里还加了辣椒,红彤彤的很是好看,吃一口也很爽利,两个人没一会儿就将菜和面吃得干干净净。

    因为家里常来客人,专门收拾出来一间厢房,里面有床有被,还生了一只铁皮炉子,孙卫华早上没睡足,跑了一上午早累了,现在吃饱了饭很快就睡着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孙卫华醒过来了,大概是屋子里炉子烧得台网,他有点口渴,穿上衣服走出门,此刻外面院子里静悄悄的,他正要吆喝一嗓子,突然听到了一阵很奇怪的声音。

    是个成年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儿。

    孙卫华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他飞快地跑回屋子,下意识的从自己挎包里掏出相机,然后悄没声的走出院子,走出大门,绕到屋后。

    徐家辉这院子修的很气派,同时地理位置也特殊,说是在村头也行,说是在村子的外围也行,反正前后左右没有邻居,屋子后面是一亩平坡,原本荒着,刘春丽在家没事儿,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回去翻翻土,开成田地后也没种庄稼,除了一小片种菜,其余都种了果树,每年结了果子都大都分给村里人,也有十来年了。

    孙卫华装模作样的拍了几张梨花的照片,就猫到人家窗户底下了。

    大概是没想到屋后会有人,刘春丽甚至都没来得及将窗帘拉上,此刻孙卫华透过崭新的玻璃窗将屋内看了个一清二楚。

    那两个人果然在做丢脸的事儿呢。

    孙卫华一边看的津津有味,一边心里暗骂,都说姐夫和小姨子容易有奸情,还真是这样的,这两个人可真不要脸,不说马靖宇,就说这刘春丽,丈夫下地干活去了,她在家偷男人,像话吗

    看着看着,孙卫华又有些羡慕马靖宇了,马靖宇的老婆刘春华是不漂亮,但是很贤惠啊,把丈夫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刘春华不漂亮,刘春丽可算是个标准美人了,别看是个农妇,长得比城里人还水灵呢,那一身白皮肤,哎呦简直了。

    孙卫华心里胡思乱想,不知为啥举起手里的相机,偷偷拍了两张照片,猫着腰又回去了。

    他来到前院,装作刚睡醒的样子咳嗽了几声,然后就去了灶间自己倒水。

    大概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很快刘春丽衣着整齐的出来了,笑吟吟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孙卫华心里一阵鄙视,但面上却是笑着,说道,“春丽妹妹,我这口渴了倒碗水喝,小马同志去哪了又出去拍片子去了”

    刘春丽不由脸红了一下,慌乱的点了点头,说道,“孙大哥饿不饿中午就切好了肉馅,这会儿腌好了,我一会儿去屋后割一把韭菜,头茬的春韭嫩着呢咱们晚上包饺子吃”

    孙卫华点点头,被她说的勾起了馋虫。不过他一个大男人,喝完了水不好在灶房里多待,吸了一支烟的功夫,马靖宇从外面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把绿油油的韭菜。

    他一进来就大声招呼妻妹,“春丽啊,我刚去后山,看到你种的这韭菜真水灵好久没吃韭菜饺子了,给咱饱一顿饺子吃吧”

    刘春丽扎煞着一双面手笑着从灶间走出来,说道,“马哥,这还不容易,我都擀上皮了,麻烦你帮个忙,将韭菜洗洗切了拌在肉馅里就好了,你和孙大哥就擎等着吃吧”

    小姨子一发话,马靖宇屁颠屁颠的去了灶间。

    孙卫华心里冷笑,他不好过去帮忙,干脆又走到西厢房歪在床上,翘起二郎腿一门心思的等着吃了。

    因为吃过饭还要赶路回去,徐家辉家晚饭吃的格外早,天还亮着就在堂屋摆上了,刘春丽厨艺很好,不光做了韭菜猪肉饺子,还做了辣椒炒腊肉,辣子鸡和一盆麻辣豆腐。

    孙卫华也吃过几次刘春丽做的饭,但每次都吃不够,这小妇人爱吃辣,辣菜做的真带劲儿

    早上徐兰兰买菜回来,发现丈夫已经不见了,她不像一般的中年妇女,恨不得把自家的男人拴在裤腰带上,看得老紧老紧的,仿佛世界上所有女人都和她一样,拿糟糠男人当个宝似的,生怕有人跟她抢。

    她对孙卫华早失望透了,他不在家,倒还觉得痛快些。

    徐兰兰很爱干净,她将买来东西放到厨房,自己换上一件半旧的外套,先用抹布将三间屋子擦了一个遍,顺便收拾出孩子们的脏衣服扔到洗衣机里,然后拿了拖把开始拖地。

    不到一个钟头,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这个时候还不到中午,徐兰兰早上没胃口,现在有点饿了,她为自己炒了一盘青菜,熬了一碗粥,再开了一盒小鱼罐头,慢悠悠的一边听录音机,一边吃,刚吃完收拾好碗筷,她家老四老五老六还有老七,领着张甜甜到家了。

    这一群孩子是她生的,却也让她无端有些头疼。

    老四十五岁了是个男孩,长得人高马大,留了一级现在读初三,学习成绩不算好,整天就知道踢球,他一进门就钻到西屋拿了皮球就跑出去了。

    老五也是个男孩,今年十三岁,在读初二,他的成绩很不错,客观的说,比孙梅梅要好很多,不过老五虽然聪明,却是个不肯用功的,为了完不成作业没少挨罚。

    老六老七是双胞胎,今年十岁了,生她们俩的时候徐兰兰年龄大了,大出血倒在了手术台上,差点为此送了命,因为这个心里不舒坦,对老六老七一直都淡淡的。

    但老六老七都是女孩,最粘妈妈了,一进门一左一右扑到了徐兰兰的怀里。

    张甜甜走在最后,微笑的看着,叫了一声二姨。

    徐兰兰推开女儿,笑吟吟的对外甥女说道,“甜甜又长高了你妈妈最近还好吧”

    张甜甜点点头,说道,“挺好的,她上次就是受了凉咳嗽,吃了半个月汤药早就好了”她一边说这话,一边将捎来的东西递给二姨。

    徐兰兰接过来看了看,里面是一摞做好的衣服,有外套也有秋衣秋裤,都是自家孩子立刻就能穿的。她心里一暖,她这个三妹,也就是张甜甜的母亲最是手巧,这布料是她托人从纺织厂买的布头,也不很短,都有一两米的,只是多少都有点脱色,她三妹重新染了色,再裁剪成衣服,看着竟不比百货商店里的差

    瞧瞧这外套做的多好洋气的立领,袖子上还扎了三道杠,拉链一通到底,方便穿也方便脱

    没养过七个孩子就不会知道,养孩子是多么的费衣服现在也不是以前了,不实行老大穿新,老二穿旧,老三缝缝补补再穿,这两年经济条件总体好转了,不光是大人爱俏,孩子们也不喜欢一年到头穿旧衣服。

    但个个要买新衣服,哪能买得起哦像她和孙卫华这样的家庭,孙卫华一个月五十多块,她四十来块,每个月倒腾东西也能赚十,一个月一百多块的收入算是很高的了,还不照样是买不起  徐兰兰很高兴的将衣服收起来,找出高橙果珍粉冲了一杯,招呼外甥女,“甜甜,快趁热喝吧”

    张甜甜双手抱着杯子小口小口的喝着,问道,“二姨,梅梅姐今天也不休息啊”

    徐兰兰点点头,说道,“她们县中抓得紧,星期天也上课,你找她有事儿”  张甜甜放下杯子,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二姨,我这不也是高三了吗,也想好好提高一下成绩,招工的时候也好看,只是落下的功课太多了,想跟梅梅姐借一下课堂笔记”

    借笔记这种事儿根本不算大事儿,要是搁在其他孩子身上,徐兰兰早就一口答应了,但老三孙梅梅,让她有点一言难尽。

    诚然,孙梅梅很听话,又勤奋好学,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但外人不知道,她这一两年被孙卫华惯得脾气不小,家里统共只有三间正房,正中是客厅,东间他们夫妻住,西间搭了三张床,是老三带着老六老七住,去年她升高三,嫌弃妹妹们太吵,硬是把双胞胎给赶出来了。

    除了正房,院子里还建了两间厢房,一间做饭,一间是老四老五住。实在没有双胞胎住的地方,没办法,夫妻俩赶紧联系工人,在院子西南角现盖了一件厢房给两个最小的女儿住。

    从那以后,孙梅梅的事情徐兰兰就不大想管了。

    这孩子资质一般却心比天高,和他丈夫一个样儿,可惜现在不是以前,光凭推荐上不了大学了。

    张甜甜也知道表姐在家里很受宠,父母都要看着她的脸色说话,但没想到这么个小事儿二姨也不敢答应。

    不过,她也没生气,反正能借到最好,借不到其实也没啥,就笑着说道,“二姨,我刚看到厨房有鱼,这个时候能买到鲜鱼可真是好”

    看到外甥女一副馋相,徐兰兰觉得有点好笑,她同样笑着说道,“是啊,今天副食店来了不少鲜货,除了鱼,还有半只鸡,咱们中午吃红烧鱼,辣子鸡丁,再烧一个鸡蛋汤,蒸一锅米饭,怎么样”

    张甜甜立即说好,主动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帮二姨淘米吧”

    姨甥俩合力很快做出了一桌丰盛的午饭,刚摆好碗筷,孙梅梅拉着一张脸回家了。

    高三的惯例,就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来考去都麻木了,因为整个高中的知识点差不多完全复习完了,很多学生有了整体观念,对于这次少考一分,下次多考几分并不是十分在意,而是会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孙梅梅是少数,她每次考试都很计较分数,并且每次都会记下在她前后两名的学生,若是她名次下滑了,能难受的半夜睡不着。

    当然了,平常的随堂测试最多也就难受一个晚上,若是月考成绩下滑了,她能在家黑一个礼拜的脸。

    孙梅梅看到和自己妈妈有说有笑的张甜甜,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特别不舒服,同样都是高三生,表妹倒真是自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情串亲戚她虎着脸坐下来,往自己碗里夹了半碗鸡块,低头猛吃,感觉肚子差不多饱了,才对表妹说道,“甜甜,你们月考成绩出来了吗”

    张甜甜正一门心思吃鱼,愣了一下,说道,“下来了呀,怎么了”

    孙梅梅心里冷笑一声,说道,“是吗,你都考了多少分”

    张甜甜放下筷子,虽然觉得有些尴尬,不过她成绩差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没什么好丢人的,每个人特长不一样啊,像她,学习不行,但做衣服有天分啊,二姨不知道,那件夸了又夸的外套,实际上是她做的。

    她笑着回答,“每科都不及格,班里倒数第二”

    一瞬间,饭桌上的人差不多都笑了,老四咽下一大口烧饼,说道,“甜甜姐,那你还得努力,后面还有一个人呢”

    这意思让她下次考倒数第一。

    张甜甜没心没肺的笑了几声,本来想继续吃鱼,忽然想到借笔记的事儿,孙梅梅进门一直不讲话,脸色也很吓人,现在正好是个机会,就说道,“梅梅姐我这。。成绩太差了,也想临时抱抱佛脚,你能把课堂笔记借给我看看吗”

    若在平时,孙梅梅可能就痛快的借了,但这次她月考在班里掉了五个名次,心里特别郁闷,有火且发布出来呢,就冷冷的说道,“我笔记从不外借,再说了,借给你,你也看不懂啊”

    张甜甜好脾气的笑笑,解释道,“咱也不是自己看,我们班的徐桂芳,李娜,赵青青都想看呢,徐桂芳你知道吧”

    徐桂芳孙梅梅自然知道,年前全县同意摸底儿考试,排在前头的都是县中的同学,唯有她是下面乡镇的,因为是个女同学,孙梅梅格外关注了一些。

    当时她还在想,都是女生,她要是和徐桂芳的成绩一样就好了

    孙梅梅抿了抿嘴唇,迟疑着问道,“徐桂芳她知道我”

    这下轮到张甜甜内心小小鄙视了一下,她这个表姐真是自恋,你又不是县中的尖子生,人家徐桂芳怎么会认得你但面上还是笑着说道,“知道的呀,我们镇上的学生,可羡慕你们县中的了”

    孙梅梅放下筷子,去西间打开自己的抽屉,将一摞课堂笔记拿了出来。

    她上课认真,基本上老师讲的知识点都给记下来了,而且叙述条理,字体工整,这样的课堂笔记,也算是范本级别了。

    其实孙梅梅虽然资质一般,但也不算笨,只是心里执念太强,要是她肯放下很重的得失心和不必要的面子,估计成绩还能往前挪一挪。

    张甜甜连连道谢,小心的将笔记放进自己的挎包,还不忘掏出来事先给孙梅梅准备的礼物一个草莓图案的发夹。

    孙梅梅道了谢,背起书包出门了。

    周一上午放学后,张甜甜得意的掏出表姐的课堂笔记,徐桂芳打开先看了几眼,随口又问道,“哎呦,你这表姐可真认真,她学习挺好的吧”

    县中高三毕业班有十二个班,他们理科班就有八个,孙梅梅班上五十多个学生,她一般考十五名左右,但这次下滑到了二十名。

    这样的成绩,自然谈不上挺好,说不错都有点勉强

    张甜甜点点头,说道,“还行”

    其实课堂笔记的价值不大,毕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只有少数才是老师的自由发挥。

    但即便是自由发挥,也都是些基础知识。

    对于徐桂芳这种水平的学生来说,这种流水式的课堂笔记没什么实用价值,她匆匆浏览了几页就递给了赵青青。

    可能对于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的青青,李娜来说,还是有点用处的。

    周日上午,徐桂芳吃过姐姐做的早饭,将自己的衣服洗了,拿了书和卷子,背上挎包溜溜达达的出门了。

    来到云正街,也就是赵子涛两口子卖早点的地方,他们两口子正忙着呢,马焕巧系着围裙站在铁皮鏊子前面,一边烙葱油饼,一边给顾客切饼装饼,收钱找零,还要捎带着和顾客拉几句家常,忙得不得了。

    赵子涛负责卖包子,盛粥,盛豆腐脑,同样也很忙。

    她笑吟吟的走过去,和两口子打了个招呼,并没打算帮忙,而是准备绕到后面去。

    马焕巧看到她就热情地很,说道,“桂芳吃饭没有我做个鸡蛋煎饼给你吃啊”徐桂芳摆摆手,说道,“不用了,吃过了,你们忙吧”

    因为凤仪村交通不便,即便是骑自行车一趟也要两个钟头,来回就是四个钟头,赵青青最近惜时如命,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费,周六便也不回家了,但她已经从胡家村搬出来,不好再住进去,正好赵子涛夫妇为了方便,另外赁了这一家的两间厢房,房租一个月一块五,这样赵青青周六晚上过来住其中一间,吃住都方便得很。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390012843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