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作品:《不做炮灰二[综]

    第六十九章

    历史上, 四爷对理亲王和怡亲王家的几个孩子便极好。除了没将皇位传出去, 对比亲儿子也不差什么了。

    这会儿子四爷在晏季的嫉妒眼神下光明正大的圈粉, 晏季回家见到林琳的时候,却一个字都没跟林琳提。

    当然,哪怕晏季没说,但见晏季时常跟弘晋在一起, 林琳也知道若没有四爷的明确态度,晏季绝不会这般。

    林琳见此, 又想到了太子妃所出的三格格,便准备将园林剩下的那点股份分一些给她。

    对于一切不能带走的东西,林琳现在无论怎么大方都不心疼。而且园林那点股份挣来的银子,跟后续可能出现的麻烦比起来,毫无吸引力。

    送出去了不心疼, 还能卖个人情撇出去个麻烦,何乐不为呢。

    话回当下,这日早朝太子成了理亲王,消息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嗖的一下传遍了大街小巷。

    雍王府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的难掩喜悦之色。

    就连四福晋那么稳住的人, 脸上都带出了几分期待和少许的尘埃落定。

    康熙疼太子, 是毫无理性和原则的那种。在四福晋看来, 四爷的皇位最大的阻力就是康熙对太子的不舍。

    现在太子主动让了位置出来,哪怕四爷还没坐上太子之位,却已经让人松了一口气了。

    高兴了一阵后,四福晋便再次吩咐府中众人全都低调行事。谁要是敢在这时候惹事, 全家发卖。

    “全家拆开,分着卖。”

    林琳从正院回来,也将他们院里的下人都招了来,重点说了一遍四福晋的话。并且告诉他们谁要是打着主家的名义在外面干些非法的事,像是包揽诉讼,仗事欺人,犯事的人杖毙,家人发卖。天南地北,有生之年别想再见了。

    敲打了自已院里的下人,林琳又派人回了年家。

    年家那边,过完颁金节,年老头就带着满脸不舍的小老太太和年羹饶的三个儿子跟着年羹尧去了四川。

    四川巡抚,也是封疆大吏,再加之远离京城,又有年老头这个经事的睿智老头跟着,年羹饶这一任,应该不会有差池。

    等这一任结束,洽巧大半的事已经尘埃落定了。

    现在京城里,年家就只剩下年希尧一房了。

    哦,年二福晋也没去四川,不过林琳做主将她送到郊外的庄子上去了。

    毕竟大伯和弟媳妇长年住在一个府里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林琳派了人回年家,自是让年家的下人都老实听话。否则真让她动手处置,全家拆开卖都是轻的。

    年家下人早就见识过林琳的手段,一个个都老实听话着呢。

    好多闻着肉味就往前冲的投机之人,之前也来年家拜访过。

    年希尧纯粹搞学术的,跟他讲些西学,医学和字画琴技还能说到一块去,换了旁的不好意思,他没兴趣听。

    你说为了他闺女好

    呵呵,那你说说他闺女哪不好了红口白牙的,咒谁玩呢。

    总之想走年希尧门路的人,都碰了一鼻子灰。

    门房不许收人重礼,若有人想方设法将厚礼送到两个老妾那里,林琳也吩咐她们,送进来了就都收下,回头补个入库手续,甭管是谁送来的,都是府里采购买回来的。

    一套骚操作打下来,不少人都消停了。

    这会儿子派人回去,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京城众人的视线都聚焦在雍王府,雍王府又较往常更低调了几分。府中不但主子们不外出,就是下人们都很少踏出王府半步。

    腊月二十三,小年。宫里有宫宴,府中众人哪怕是李氏都没嚷嚷着想要进宫赴宴去。

    于是今年,进宫赴宴的仍旧是四爷,四福晋还有晏季和林琳。

    理亲王自二十二那日进宫后,便留在了宫中。康熙将内务府修建的亲王府邸赐给了理亲王,又叫内务府按皇子开府的规定将立户银子拨给他。

    不但如此,康熙又开了私库,搬了泰半的东西给理亲王做了私房。

    康熙想留理亲王在宫里过完年再搬出去,但他却说正月里不宜搬家,二月里也没有好日子,洽巧年前有搬家的吉日,所幸就先搬出去吧。

    康熙闻言,心里越发觉得心疼不舍。然后便说东西家私可以先搬过去,老婆孩子也可以先搬着,他仍留他家二儿子住到正月初一再出宫。

    理亲王见此,打千谢了恩。

    然后就在毓庆宫搬家的时候,康熙又下旨叫住在西六宫的妃嫔们都搬到东六宫居住

    从二十三那天开始,理亲王便将所有太子规格的衣物配饰都装箱封存了。内务府那边也及时送来了亲王制式的朝服和礼服。

    衣服是新做出来的,但理亲王却知道这不是专门为他做的。

    没有什么难堪,也没有多少纠结,理亲王换了衣服便带着同样也换掉太子妃服饰的二福晋一起参加了宫宴。

    没有太子,所有的皇子阿哥按序齿排坐。

    三爷和五爷坐在理亲王对面,四爷挨着理亲王坐。

    兄弟俩个挨的近,四爷不但敬了理亲王酒,席间还为理亲王斟过几回酒。

    晏季和一群皇孙坐在一处,特意让弘晋挨着他坐了。兄弟俩个再加上直郡王家的弘昱有说有笑的。

    今年十四仍然被关着,但德妃却明显不替十四操心了。

    大儿子坐拥大清江山,还能一直关着他亲兄弟

    想到这里,德妃单手抚了抚鬓间的珠钗,压下狂喜继续跟着其他四妃哄着太后说笑。

    宜妃看了一眼态度表情越发温润恭和的德妃,心忖了一句假惺惺,便将视线移开了。

    太子生母是皇后,正儿八经的元后,哪怕不是元后,被康熙克死的其他皇后也有资格让宜妃低头。给那样的人磕头行礼,心高气傲的宜妃却不会觉得憋屈。

    但德妃不同,包衣奴才出身,母凭子贵,骂了那么多年的贱人,斗了那么多年的老对手她不但憋屈,她还别扭。

    想到以后就要依附德妃过日子,宜妃整颗心都凉了。

    跟宜妃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惠妃,荣妃。

    三人与德妃并列四大妃,年轻那会儿一路斗着走到今天,老了老了,倒让德妃这个身份最低的后来者居上了。心里能好受才怪了。

    不过形势比人强,三人虽然放不开,但为了儿子和家族,对德妃的态度却已经开始不动声色的软化了。

    至于良妃,那位才不管谁当皇帝,谁当太后呢。她现在整颗心都扑在盛京的儿孙身上。

    这一年,从年初就开始做针线,一直做到今天。除了针线,得了什么好东西良妃也托了人巴巴的送到盛京去。

    这一年,虽然与儿子分隔两地,但她的身体和精气神却比往年都要好很多。

    生活特别有盼头的那种。

    今年康熙大方的赏了不少好东西给后宫,良妃位份在那里,倒是得了不少赏赐。好几件首饰都极贵重精巧,良妃喜欢极了,一边想着这些东西给儿媳妇,一边又想着要不要留给孙媳妇或是孙女,特别的纠结。

    八爷和八福晋到了盛京后,因八爷会做人,再加上他到底是皇子阿哥出身,也没人敢真的挤兑刻薄他,一时真的应了那句天高皇帝远,猴子称霸王。

    盛京是满人的发源地,但真正留在盛京的宗室却没几家是有权有势有排面的。于是在山中无老虎的地方,八爷和八福晋开始放弃心中的野望,轻松渡日。

    开始的时候,八爷给良妃写信,是报喜不报仇,强颜欢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有了孩子,八爷给良妃的信里倒是多了些烟火人间的味道。

    说看见福晋十月怀胎的辛苦,便想到额娘当日的不容易。说孩子牙牙学语了,才知道养儿多计量。

    说小阿哥很俊俏,说小格格很漂亮,说两个孩子胆子特别小,竟会因为自己放的屁屁而吓得嚎啕大哭。还总是嫌弃两个孩子挑剔,竟能在那么多的东西里一眼就认出他们玛嬷做的针线

    半月一封信的送到京城。良妃收了信,每封信都能足足看上半个月才在新家书到来后将旧信收起来。

    有件事情,良妃和八爷都不知道。那就是他们母子往来的信件,都被拓印了下来。

    康熙允许他们娘俩通信,但他的掌控欲却必须要知道这娘俩平时都说了什么。

    好在这些日子这娘俩的通信,也让康熙消了不少对八爷的火气。

    腊月二十六,康熙再次下旨册封他的儿子和后妃。

    德妃晋了贵妃,为康熙先后诞下三位阿哥的庶妃王氏封密嫔,七阿哥生母戴佳氏封成嫔,十二阿哥生母册为定嫔,另有一些有过生育的低位嫔妃获得册封。

    封了那些注定要守活寡的后宫女人后,康熙又将他儿子都封了一遍。

    这一次,康熙直接将直郡王的爵位提到了亲王,八爷那里也恢复了贝勒的爵位。然后能提的,能封的挨个封了一遍。

    呃,十四阿哥不在此列。

    本来腊月二十几就要封印的,不过今年比较特殊,康熙的那块玉玺倒是一直在忙碌。今天这样,明儿那样,康熙就像是在交待后事一般的忙到除夕。

    朝中文武百官,外加没事就瞎哔哔的言官仿佛都集体成了哑巴,没一个跳出来跟康熙掰扯一下规矩。

    四爷更不敢有任何表现,生怕让人误解了他的心思。

    好在四爷天生冰块脸,只要他不想让人看出来,旁人还真看不出他究竟存了什么心思。

    就在每天都有圣旨往外发的日子里,康熙五十年终于到了。

    除夕夜,直亲王不在,理亲王以长子身份伴在康熙身侧祭祖。

    位置不同于往年那么靠前,但这一次理亲王心中却没了彷徨。

    拥有时,时时刻刻害怕失去。患得患失间,只觉前路崎岖,满心迷茫。如今迷雾散开,坦然的接受这一切。

    心里那块一直悬挂在半空的大石头落下来后,理亲王这些日子睡得极好,不需要吸烟提神,看起来面色也较之以前红润有光泽。

    宫宴之上,有二愣子被人架着秧子上前给理亲王敬酒。语气有些轻慢而不自知。

    太子这么多年,确实没修下一个好人缘。这会儿子康熙还没离朝,便有人准备落井下石了。

    四爷当场就冷了脸,双眼微微眯起的看着那人,直接将这人记在了他的小帐本上。

    康熙注意到这里,跟本没管这人家里几辈子的老脸,当殿下了口谕,此后这家人都不必再进宫了。

    那人瞬间醒悟过来,刚要请罪,就被李德全身边的太监捂着脸叉了出去。

    理亲王见此低声笑了笑,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早在几个月前,他就想过这样的事情,也做好了面对这些事情的准备。

    今天,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想到以前跟所有皇孙都保持距离的晏季,理亲王举起酒杯朝着四爷敬了敬,仰头饮尽杯中酒。

    辛辣,纯绵

    五十年前的正月初九,虚岁堪堪八岁的康熙登上帝位。

    五十年后的正月初九,康熙下了今年的第一道圣旨,或者说是为帝生涯的最后一道圣旨。

    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三月二十日,举行禅位大典。

    没钦天监什么事,这日子是康熙自己挑的,就在万寿节后两日。

    林琳知道这份圣旨后,脑子里却全是后世那些做领导的人在退休前最后捞一把的行为。

    晏季别说,他媳妇这想法还真形象。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沉着 20瓶;七喵喵 18瓶;流转了眸光、kuro 5瓶;雪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